近日,國際知名第三方測評認證機構賽可達實驗室正式推出了全球首個殺毒軟件用戶體驗自動測試系統。該系統旨在通過一系列的自動化測試技術及統計方法,對殺毒軟件的用戶體驗進行一個科學的量化。據悉,該系統已成功用于數百次的殺毒軟件測試中,目前已被國家有關部門采用,并得到了國內外殺毒軟件廠商以及國際測評機構同行的認可和關注。
CEO宋繼忠在微軟安全響應聯盟峰會(MSRA Summit)上介紹用戶體驗自動測試系統
殺毒軟件測評產生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歷經20余年的發展已經被廣大的計算機用戶認可。但傳統的測評技術都聚焦在"病毒查殺率",忽視了殺毒軟件的用戶體驗。如何對用戶體驗進行一個科學的量化測試,是所有測評機構都要面對的難題。賽可達實驗室推出的殺毒軟件用戶體驗自動測試系統,正是為解決這一難題而來。
該系統是在完全模擬真實用戶環境的基礎上,通過 "誤報測試"、 "彈框控制"、"圖片瀏覽"、"文件復制"、"安裝程序"、"開關機時間"、"網頁加載時間"、"游戲加載時間"、"視頻加載時間"、"office文檔加載時間"、"運行其他程序"、"靜態掃描所用時間"、"安裝卸載"等13項測試,對殺毒軟件的用戶體驗進行一個科學的全面量化。
賽可達實驗室對測試項進行了長期大量的分析和取舍,以求更有代表性和普適性。實驗室不但調研了用戶常用的應用軟件,還分析了用戶對不同應用加載時間的忍耐度以及其他多種需要考慮的因素,最終選定了13個測試項目。同時,對于測試結果的量化統計方法,實驗室也進行了多次數學建模,使得量化結果更加公平。
此外,大部分測試項都要通過計算機自動化工具才能完成。在開發這些自動化工具過程中,賽可達實驗室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求測試數據更加精確有保障,比如對系統開關機時間點以及各種應用程序啟動時間的檢測等。
用戶體驗自動測試系統推出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解決了測評機構對用戶體驗量化的難題,更重要的是它結合傳統"靜態掃描"和"動態測試"等性能測試,能夠真實、全面的反映一款殺毒軟件的綜合能力。
目前,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在安全產品的檢測中已采用了這套系統。中心檢驗部部長曹鵬表示,該系統解決了過去用戶體驗的量化難題,使檢驗中心對安全產品的檢驗更加全面、更加科學。對此,賽可達實驗室CEO宋繼忠表示,實驗室以促進殺毒軟件品質提升為己任,致力于為用戶營造一個更加安全貼心的網絡空間。此次發布的用戶體驗自動測試系統在解決了一個業界難題的同時,還能夠為各方帶來實質性的幫助,這是對實驗室長期技術研發和創新的最好回報。